更好使用大模型:从聊天机器人到agent

本文目的:从用户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大模型“能做什么”和“如何使用AI提高效率”的全局认知。
本文是一个大模型扫盲文章,即使零基础也能系统性了解整个AI领域目前发展的情况。

从聊天机器人到百花齐放

头部通用模型简介

精选LMArena排行榜上综合排名靠前的模型。
从写作、编程、数学、指令遵循、推理、创意、幻觉等各方面能力、使用场景、使用成本、使用体验等角度,进行综合对比。
全部模型可以参考全球AI模型发布时间线(持续更新)。我这下面主要按照公司整理。

OpenAI的GPT系列

发布时间线

作为 AI 领域的领军者,OpenAI 的 GPT 系列无疑是行业内的标杆。但由于各家追赶,大模型领域已不再是OpenAI一家之言。

各个付费级别可以用什么模型

Google的Gemini系列

Anthropic的Claude系列

马斯克的Grok系列

深度求索的Deepseek系列

阿里的千问系列

字节的豆包Seed系列

月之暗面的Kimi系列

智谱的GLM系列

大模型技术发展过程与关键概念

基本核心概念解析

模型基础概念

训练相关概念

提示词

提示词工程

系统提示词

高级提示技巧

联网

AI搜索

函数调用 (Function Calling)

开源与闭源

推理模型

多模态

知识库增强 (RAG)

大模型Agent

Agent开发平台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安全与伦理

成本优化

部署方式

DeepRearch

大模型产品

通用对话AI

大模型角色定制

AI生图

主流生图工具

AI搜索

AI编程

AI IDE和编程工具

命令行编程工具

AI编程插件

AI设计

设计工具

AI写作

AI音视频

AI办公

垂直领域AI

学习路径建议

初学者入门

  1. 基础概念理解: Token、上下文窗口、幻觉等核心概念
  2. 提示词技巧: 学会与AI有效沟通
  3. 工具体验: 尝试不同的AI产品和功能
  4. 实际应用: 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AI提高效率

进阶学习

  1. 技术深入: 了解模型架构、训练过程
  2. 开发实践: 使用API构建自己的AI应用
  3. Agent开发: 创建能自主完成任务的AI助手
  4. 行业应用: 探索特定领域的AI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

实用建议

选择合适的工具

提高使用效果